小儿急性肾炎相关知识
急性肾炎一般见于3岁以上小儿,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,或与其他细菌、病毒感染有关。由抗原—抗体复合物沉着在肾小球基底膜,使基底膜受损而发病,病程中可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脑病。一般预后良好,极少数可转为慢性肾炎。急性肾炎周中医“阳水”、“风水”范畴。
[临床表现]
眼睑或双下肢浮肿,呈紧张性水肿,指压不凹陷,尿少,尿色呈深黄色、茶色、酱抽色或洗肉水样,可伴有头痛,眼花,甚至昏迷,抽搐;或伴有呼吸急促,烦躁不安,心慌等症状。
[诊断]
I.病史发病前1-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、扁桃体炎、猩红热或皮肤化脓性感染等病史。
2.浮肿、血尿、高血压(》18/1l-kpa)。
3.严重病例可于起病一周内出现下列任何一种并发症。
(1)心力衰竭:表现为呼吸急促,烦躁不安,肺底出现湿罗音,心串快,或出现奔马律,肝脏迅速增大。
(2)高血压脑病:头痛,跟花,暂时失明,重者昏迷,抽搐,血压明显增高。
(3)急性肾功能不全:少尿或尿闭,氮质血症,高血钾,酸中毒。
4.实验室检查
(1)尿常规:有红细胞、管型和蛋白尿。
(2)血沉增快。
(3)抗链球菌素“O”(ASO)增高。
(4)血清补体C3下降。
[预防与调养]
1.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预防感 冒。
2。积极治疗各种感染,以防诱发本病。
3。急性期卧床休息2周以上,监测血压、尿量、心率、心律。待浮肿消失,血压正常,肉眼血尿消失,可逐渐增加活动量。
4.饮食注意适当限制水、盐及蛋白质的人量,待水肿消退,血压正常后渐过渡到普食。
下一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知识
上一篇: 化脓性脑膜炎相关知识